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
近年來,我國頂端設備儀器制造工藝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產設備參與國際競爭。許多出口地區因地理氣候條件復雜,對設備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國內制造企業需要高水平的實驗室技術支撐,驗證電力設備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和適應性。
新疆地域廣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復雜多樣。國網新疆電力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建設可開展電能表、采集終端、充電樁等多種類電力設備可靠性驗證的實驗場所,為國內企業提供電力技術服務。
據了解,此次規劃的三個實驗觀測站,每個站點都規劃有6個試驗區,分別滿足不同類型的電力智能量測設備的試驗需求。建成后,三個站點合計擁有846只單相智能電表、270只三相智能電表、126只用電信息采集終端、162只出口型電能表、90只國產頂端智能電表、6套充電樁以及180套低壓電能計量箱的試驗能力。
據介紹,國網新疆電力將加大硬件設施建設及配套監測系統軟件開發力度,確保三個觀測站在10月底前投入使用。
1 簡介(LYBBC-V鋰電變壓器變比儀工作原理及結構)
本測試儀是一款新型產品,克服了傳統變比電橋測試的缺點,屏幕采用了大屏幕高分辨率液晶顯示屏,供電采用鋰電供電,方便現場使用。
產品主要應用于變壓器的變比組別測試,PT、CT的變比極性測試,測試速度快、準確度高。
2 包裝內容(LYBBC-V鋰電變壓器變比儀工作原理及結構)
收到貨運包裝箱后,打開包裝箱并檢查是否有損壞。
如果貨運包裝箱已損壞,或襯墊材料有壓痕,請通知貨運公司和離您近的銷售處。
請檢查您是否在測試儀包裝中收到下列物品:
√1臺測試儀
√1套測試線(紅、黑各一組)
√1個充電器(8.4V)
√1份印刷版用戶手冊
√1份合格證及出廠測試報告
3 功能特點(LYBBC-V鋰電變壓器變比儀工作原理及結構)
鋰電池供電或者220V交流供電自適應,一次充電,可連續進行100臺以上變壓器變比組別測試,測試過程簡單、方便。
具有盲測功能,即在不知道高低壓聯結方式時進行變比、組別測試。
在常規變壓器、Z型變壓器、PT試品測試的基礎上增加了CT變比極性測試功能,應用領域更廣。
量程寬、精度高,變比測量范圍可達10000,且高值10000時測試精度保證0.3%。
具有反接保護、輸出短路保護等完善的保護功能。
5.6寸超大工業級高亮度彩色液晶屏,在強陽光下顯示依然清晰可見。
配備熱敏打印機,便于數據打印。
具有本機存儲和優盤存儲,方便數據保存。
4 技術指標(LYBBC-V鋰電變壓器變比儀工作原理及結構)
5 對電池充電(LYBBC-V鋰電變壓器變比儀工作原理及結構)
在使用本儀器之前或長時間存放之后或電池電量低時,請使用其隨附的充電器對電池至少充電3小時,并且充電時可繼續使用本測試儀。電池*充滿后,充電器指示燈由紅色變為持續綠色。
±500千伏南橋換流站啟動為期7天的年度檢修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任務是對換流站內的“中國心"——全球開創并具備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可控換相換流閥(CLCC)進行首檢,進一步提升設備健康水平,為今年迎峰度夏可靠供電打下堅實基礎。
投運于1989年的南橋換流站是國內第1條商用直流輸電工程——葛南直流的受端換流站,最大輸送功率116萬千瓦,年最大輸送電量約82億千瓦時,是西南清潔水電入滬的重要“落腳點"之一。2023年6月,國網上海電力對南橋換流站核心設備進行了“從全進口到全國產"的整體技術改造,用可控換相換流閥(CLCC)替換原先進口的常規換流閥,從根本上解決了“換相失敗"這一影響換流站可靠運行的頑疾,極大地提升了上海主電網的運行可靠性。
“‘中國心’自投運以來運行情況良好,成功避免了6次因電網波動引起的‘換相失敗’,經受住了夏季和冬季持續高負荷的考驗,相比原進口換流閥,運行可靠性顯著提升。此次首檢不僅是對設備的一次‘全面體檢’,也將為今后設備的持續安全運行積累寶貴的經驗。"
據悉,作為換流站內龐然大物的可控換相換流閥(CLCC)由近萬個元器件組裝而成,是精密度最高、結構最復雜的電力設備之一。為確保高質量完成此次首檢工作,國網上海超高壓公司總結分析可控換相換流閥(CLCC)投運以來的運行數據,量身定制檢修方案,并組建了一支由勞模工匠、高級專家等技術骨干組成的“核心團隊",隨時可以解決檢修過程中碰到的“疑難雜癥"。
根據現場安排,此次南橋換流站年檢和CLCC首檢共分為八個作業面,累計將完成151項任務,其中近五成的檢修、技改任務與CLCC相關。國網上海超高壓公司將通過嚴格的現場管控和質量監督把好安全關和質量關,并充分應用數字化換流站建設成果,通過大數據分析、模擬作業等數字化輔助手段,進一步提升檢修作業效率。華送公司共編制18份檢修作業方案,組織160余人參與換流變及可控換相換流閥、直流場設備、交流濾波場設備、站用電的檢修、試驗及消缺工作。
“可控換相換流閥(CLCC)技術是傳統直流輸電技術的一次革新,國網上海電力將把這一具有先進水平的創新成果應用好、轉化好,以科技創新帶領產業創新,大力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電網生產一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提供更為堅強的電力保障。"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